地点
诗文库 正文
连雨中买归舟 南宋 · 曹彦约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泛菊囊萸事已休,光阴无脚驶如流。
更无出入消磨雨,只有悲凉断送秋
戴屋未停持伞手,买舟先办打篷头。
悬知明镜重飞处,昵昵灯前问鄂州
吹笛 清 · 王文治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七
吹笛扁舟楚水长,碧天无际夜茫茫。
多情一片江南月,直送行人到武昌
唐诗类选后序 唐 · 顾陶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
余为类选三十年。
神思耗竭。
不觉老之将至
今大纲已定。
勒成一家。
庶及生存。
免负平昔。
元相国白尚书居易
擅名一时。
天下称为元白
学者翕然。
号元和诗
其家集浩大。
不可雕摘。
今共无所取。
盖微志存焉。
所不足于此者。
以删定之初。
相国令狐楚李凉公逢吉李淮海绅刘宾客禹锡杨茂卿卢仝沈亚之刘猛李涉李璆陆畅章孝标陈罕等十数公。
诗犹在世。
及稍沦谢。
即文集未行。
纵有一篇一咏得于人者。
亦未称所录。
僻远孤儒。
有志难就。
粗随所见。
不可殚论。
终愧力不及心。
庶非耳目之过也。
近则杜舍人牧鄂州浑洎张祐赵嘏顾非熊数公。
并有诗句。
播在人口。
身没才二三年。
亦正集未得绝笔之文。
若有所得。
别为卷轴。
附于二十卷之外。
冀无见恨。
若须待见全本。
则撰集必无成功。
若但泛取传闻。
则篇章不得其美。
已上并无采摭。
盖前序所谓终恨见之不遍者矣。
歙州敬方才力周备。
兴比之间。
独与前辈相近。
亡殁虽近。
家集已成三百首。
中间录律韵八篇而已。
虽前后夐接。
或畏多言。
而典型具存。
非敢遐弃。
又前所谓无虑选之不公者矣。
嗟乎。
行年七十有四。
一名已成
一官已弃。
不惧势逼。
不为利迁。
知我以类选起序者天也。
取舍之法二十通在。
故题之于后云尔。
梦溪春江归棹图 清 · 王文治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二十二
武昌来往十年中,每向江山胜处逢。
我亦春风理归棹,晚烟如画共推篷。
谢复观文殿大学士充太一宫使乞免供职状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六、《范忠宣公集》卷七
伏奉诰命,授臣前件职任,已于当日望阙祗受讫,兼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令臣供职。
臣闻命皇恐,感涕不已。
伏念臣遭遇累朝,宠禄过厚;
才德不称,自取颠覆。
昨在湖外,绵历岁时,侵冒炎蒸,损耗气血,日就羸弱,滨于死所。
戴盆之下,绝望于天。
岂谓恩光照临,复还爵秩,许归乡里。
在于老臣,已喻分愿。
更蒙宠增秘殿之名,兼领殊庭之职。
仰惟圣恩,糜殒难报。
臣固当勉彊趋赴阙庭,一聆德音,然后退就丘樊,死无所恨。
然臣才短分薄,福过灾生。
六月内到鄂州,忽患左手足不举,至今医治,未见痊减。
重念臣素来气弱,齿发早衰;
加之垂老之时,尪残日甚,一体偏废,两目全瞽。
虽欲驱策疲蹇,有所不能。
伏望圣慈曲赐矜怜,俯加恤察,特免供职。
许归乡里,以养残年。
臣若万一尚延朝露,犹与农夫田父歌咏圣化。
臣无任。
荆州以南陆路为水所断改由水驿甲辰 清 · 何绍基
 押先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九
岷峨走山水,衡鄂荒风烟。
荆州大都会,自昔威棱专。
我渡黄河来,炎尘搅行鞭。
漾水波浩汹,荆门岭连绵。
心知山水奥,势断有斡旋。
况逢故人聚李戟门观察程省斋太守。),益幸胜赏延。
行行至城下,荡荡高不骞
行馆何偪仄,僻在城西偏。
城头置长绠,出入缒跟肩。
昼闭西北门,云防大堤穿。
堤穿江满城,前鉴在往年。
坐迟伏汛过,乃庆孤城全。
噫嘻江水源,溯自滇与川。
大山日月藏,大树元气连。
云雨助泉胎,泄此万里渊。
芸芸生民繁,逐逐嗜欲牵。
伐木涸岩涧,削岭开陌阡。
云木乱菀枯,雨旸失节宣。
泥石排草树,推流成积填。
江腹不及受,浩溢遂无边。
水中田庐化,水面城郭悬。
大江有门途,此郡实关键。
门途既荒败,关键何由坚。
楼堞虽宛在,民气长萧然。
将军亦能军,射水弩无弦。
守令职牧民,其鱼恒自怜。
惟希数载后,天心有移迁。
安彼蛟与龙,还我屋与田。
我昔,斜阳滞归船。
江深四十丈,此语父老传。
遂乘明月定,测向深波圆。
绳长不十丈,已著水底天庚子冬,舟泊夏口,至江心测深如此。)
荆州武昌,计里已逾千。
积高形可想,瀰漫势所便。
前途水潦塞,行轺无由遄。
使者来击楫,榜人闻扣舷。
夜雨亦何苦,水声不得眠。
静念江滨上,亦有治水员。
大吏有闻见,斯计安出焉。
黄河决未复,帑缺方劝捐。
论用人奏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八
臣窃见陛下更化以来,拔擢人物,寸长片善,选用无遗,可谓深于爱贤矣。
士大夫食禄任事,思所以报君体国,外可以宣力四方,内可以主持正论。
然而缓急之际,当馈太息,每有人才不足用之患,其故何欤?
萧望之可使为太傅,不可使为冯翊
黄霸可使为颍川守,不可使为御史大夫
人才之于世用,要各有分剂也。
持正论者未必有吏治,行惠政者未必有边才,优于教道者未必有剖决之能,笃于孝友者未必有强明之誉。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虽有圣智,不能加毫末于其间矣。
汉武帝得人之用,冠绝前代,史于赞语称之,剖析甚至,谓之滑稽者不必责以质直,谓之文章者不必责以笃行,各有所长,大略可见。
傥不以其力之可为者而用之,以其所不能者而强之,营进者常处其所易,尽力者常居其所难,人才虽盛,宜不足以有用于世也。
臣自识事以来,读吕公著所为《手记》,具载人物,纤悉详备。
德履之有可纪,政术之有可称,直录其名,不载其事。
其他一言一行,稍不可废,则云某人称其能文,某人称其有守。
念前贤爱人物如此,心甚慕之。
亦尝取今世󲦤绅之士笔之简策,求如公著所记者,以为准则,将以供当路之所问也。
比年国事既多,荐召亦众,历数旧编,则见于录用者十已八九。
用人路广,而犹有乏才之叹,臣窃惑焉。
岂用之不得其所,不足以尽其才耶?
将忌间者挠之,而不得以行其志耶?
如其忌间者挠之,而不得以行其志,则主盟于上者,固当有以任其责。
若谓用之不得其所,不足以尽其才,则不为无说矣。
古人度德而定位,量能而授官,省其私以观其所与,试其事以观其所能,与之言以审其所欲,教之语以警其所不逮。
然后以是事任之,以是效责之,毁言日至而不置其疑,谤书满箧而不改其度。
娄敬建和亲之议,则使之结约者,莫如娄敬;
王恢马邑之策,则使之击辎重者,莫如王恢
事成宜享其利,事不济宜受其罚。
载在史册,不一而足。
孝宗史正志之为发运,遣汤邦彦之为泛使,距今未远,犹出诸此,不知不测用人之说何所起也。
开禧倡议复古,未必全误,当路者以术数处之,其规模已狭隘矣。
起武将于散地,俾守襄阳,临行问所欲,则曰到彼当自知耳。
辍近臣于禁路,俾宣谕湖北,临行请所为,则曰饥民与忠义相挺耳。
及规恢之旨方播,而诸将之师已出;
宣威之命方下,而三交河之败已闻。
谓用兵而不厌于诈,诈于境外可也,乌有共事任事之人,乃相与为隐哉?
今之用人固不相与为隐,然使其心腹不得以洞达,利害不得以详告,上之所以识之者未尽,下之所以自结于上者犹疏,则视相与为隐者,才一间耳。
时方急于用将,因得以论将言之。
臣顷在湖南,得节制鄂州,讨捕军马,知偏裨之中勇怯之不能皆一也,又知其轧于统制统领而不敢有所自言也。
准备将以上日引一二辈与之座,以观其情;
训练官以下日引一二辈与之语,以察其技。
卒然迎敌,则择取其欲行者遣之,而不欲者不强也。
故其被命者皆乐行,而其遇敌者皆乐战,然亦如此而已耳,未敢见其一捷而以大将许之也。
自开禧以来,外侮狎至,庙堂之上莫不以选将为急务,士大夫间莫不以选将为至计。
谓可以为将者则有之矣,谓可以为大将,则举天下难之,而不敢言也。
勇而有力者常十一,勇而有志者不百一,勇而有谋者不千一,勇而重厚、知国家事体者,虽万亿不得其一也。
十而有一者行伍也,不足问也;
百而有一者,部队将,不足荐也;
千而有一者,可以荐而将百人矣;
万而有一者,可以荐而将千人矣。
至于万亿而不得其一,即所谓重厚知国家事体者也。
大将者,岂若小将之易与哉?
动而与兵法合谋,静而与前贤合德,爵禄不足以累其心,中御不足以变其令,观朝廷施设可以知曲直,望敌人营垒可以知胜负,小挫不足以言辱,小胜不足以言功。
非明哲不足以知其人,非信任不足以重其事,与其以常人当之,犹不若阙之之为愈也。
臣常荐人为统制矣,朝廷以军帅处之而不称,非其人不可为统制也。
臣常荐人为沿边繁难任使矣,朝廷亦以军帅处之而不称,非其人不可为沿边繁难任使也。
谓臣所荐者轻,而朝廷所以用之者重,虽足以自慰,谓朝廷以用人之急而塞其向进之路,虽臣亦不敢以为喜也。
何也?
中才之人,分量有限,敢战之士,志趣不等。
善战者可以先登陷阵,不可与议进取之大计;
捐躯者可以斩将搴旗,不可与计廉隅之小节。
其初本急欲用之,而其后乃塞其向进之路,用人之难,一至于此。
每访愈下,其才愈难,择将之说,如之何而可以继也?
刘光世童贯之将也,为中兴名臣;
韩世忠梁师成之将也,其功业烜赫如此。
今改弦而用诸将,非必择今世之败事者尽弃之而后可也。
用得其道而使之勿疑,处得其平而使之勿骄,舍短取长,庶乎其可耳。
故臣尝论之,惟天下之至公,而后可以来天下之贤;
惟天下之实德,而后可以用天下之贤。
郤缺战胜,胥臣得封;
陈平计行,无知受赏。
古人用贤之意,为天下分职耳,岂必自我出而后为得哉?
丘山合土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愿陛下用人之际,开心见诚,使有口者皆得以尽言,有言者皆得以受赏,则求贤之路广矣。
若乃荐于此者,或用之于彼;
荐之急者,或处之以缓,于几事则密矣,非用人之实也。
汲黯见惮,淮南寝谋;
元王设醴,穆生委质。
古人敬贤之意,为斯世有用耳,岂有爱之而不敬,敬之而不爱者哉?
直谅多闻者,必有益于人;
便辟善柔者,必有损于道。
愿陛下用人之际,表里如一,所可敬者,亲之惟恐不速,则用贤之效著矣。
若乃曲留名德而不用其言,包荒巧宦而不忍其去,于体貌则均矣,非用人之实也。
有用人之实则公论服,无用人之实则志士疑,此又众人之所难言,而臣不敢有隐者也,陛下宽其罪而加察焉。
臣不胜幸甚。
书先君帖后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四、《昌谷集》卷一七
绍兴己卯,某年甫三岁,先君主崇阳簿,与贤士游处。
后五十年,当嘉定戊辰,某被命摄守鄂州,故人陈彦功宰斯邑,为访旧迹,得所与徐士贤一帖,乃先君手书。
又有《言》、《行》、《推磨》三铭,先兄奉命书也。
先君在邑垂满,入州为理掾,此铭当其时,不卜其年。
帖言掷还六策,则岁在辛巳,尝以《恢复说》受知当路矣。
彦功既摹本寄示,而士贤之子允中乃以真墨见贻。
既泣而受之,明年正月,以摹本贻徐而书其后。
李随轩闻余有滇南之行自沧州来都话别 清 · 王文治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梦楼诗集卷七
我生大江上,君长直沽滨。
一为同年友,结契如同根。
官曹虽间隔,门巷实比邻。
散衙日过午,呼酒月照轩。
当时意气盛,谓得常相亲。
元白胶契漆,孟韩龙逐云。
稍得毕婚嫁,便期谢簪绅。
同游天地间,啸傲称酒民。
古来冠盖地,徵逐多纷纭。
淩云盛甲第,日夕劳蹄轮。
甚或相倾轧,巧搆贝锦文。
安得如尔我,坦然任其真。
亨困志俱乐,进退心常伸。
以兹相爱重,不忍暂离分。
自君遭大故,痛哭返乡园。
哀毁欲成疾,骨立肌肤皴。
中间更游楚,孤舟溯江津
秋风汉阳渡,落日武昌门。
相怜复相望,使我频伤神。
今年君当来,庶解忧思烦。
尺书转寥寂,双眼逾殷勤。
暮春月之朔,皇帝诏辅臣。
翰林储材地,宜试以民人。
监司郡守,主者悉以闻。
不材首应选,典郡临安新。
万里自兹始,王程敢逡巡。
君闻即相就,策蹇来帝闉。
念此远别情,不复辞艰辛。
是日大风雨,平地愁翻盆。
敝庐似小艇,恐被洪波吞。
相见乍如梦,相对初无言。
烛光暗欲烬,鲁酒薄不温。
持被共榻卧,待将衷曲论。
絮语苦无次,耿耿忽达晨。
晨起治装具,长揖动行尘。
亲朋自厓返,君意弥谆谆。
后会定何时,岐路悽心魂。
愿君收别泪,休学儿女仁。
旧约倘不渝,他日同垂纶。
中丞见和拙诗复叠韵奉报三首 其三 丙辰 清 · 何绍基
 押灰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七
芒鞋偶蹋湖涯隈,城中寻遍不见
不知此日江南北,梅花争向何人开。
鄂州喜听两城复,朝报快睹连宵来。
三吴奏凯谅非远,功自有始福有胎。
吾庐偪侧砚几陋,积纸未写烟尘堆。
痴儿忽挈妇孙至,小极未觉容颜摧。
藏书万卷来十一,閒何阔使余心哀。
可怜蟫蠹渐侵蚀,更为枣梨增祸灾(余别藏书今八年矣。)
谈碑暂欲接香翠(郭香、文翠。)校书何暇研箕荄(连日与儿子庆涵看东京碑,许印林书来,属校《说文》。)
所冀长风埽烽燧,便普大地铺琼瑰。
残年饱啖无事饭,得閒勤倒箸书杯。
济时待纪公等绩,濡笔何辞日几回。
秘阁修撰吴胜之墓志铭嘉定十七年十一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胜之修撰葬有日,墓当立碑,真希元直院已诺执笔,柴与之秘监又状其事矣。
二公号大手笔,一代端悫不数人,其言足以信天下后世。
而圹中之铭尚以见属,虽苶然病馀,废兹事且久,得附名三贤,足以自幸,且不忍辞也。
请叙其略。
胜之讳柔胜,家本姑苏,八世祖徙宣城,以儒为业。
嘉祐中有讳华者,与同郡梅公尧臣友善,尝属梅公置京师一监书。
崇、观中有讳时者,应制举,为宗忠简公泽所深识。
后徙建康溧水,至之始擢淳熙辛丑进士第,稍访故里,调宁国府宣城,以外艰不赴。
再调南康军都昌簿,亦阻内艰。
又调岳州巴陵簿,秀州华亭下砂盐场,堂差秀州教授
以台评部阙,为赣县东尉
秩满,辟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
请祠,监潭州南岳庙
擢差主管工部架阁文字,迁国子正太学博士司农寺丞,选知随州,除京西提刑仍领州事。
以疾求閒,池州,又湖北运判兼知鄂州
求归,徙知太平州
未满岁求去益力,乃以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进直华文阁
工部郎召不赴,进秘阁修撰
历阶至朝奉大夫而殁,特旨转朝散大夫,此其出处之大略也。
旧下砂盐额不登,官通贿以优富户,纵彼侵渔,使贫者失其常课。
至是尽革宿弊,上下均一。
又以场去海远,水味益薄,鸠千人浚其浦,引海注之。
借本钱以给空乏,增铁盘以助煎鬻,宿瘠既洗,课以最闻。
部使者罗致幕下,颁其术以示诸场,悉获其利。
赣当二广走集之会,仕族出岭者贫悴于此,循至流落。
乃引赵清献守此邦日,置百艘护送故事,纵臾当路,筑广惠之馆,躬任其劳,居者有食,行者有赆,陆舆水楫,悉为办集。
至于创造弓手寨屋,阅习武艺,犹是常职。
捕盗,法当改秩,弃之不顾,乃其素志。
两学厄于党论,师儒失职,教导本旨无复介意。
甫至,则甄别有志,与讲明修身行己之要,利害毫釐之辨,随其分量,各使有得。
会太庙鸱尾坏,时当轮对,历数《春秋》书太室屋坏之戒,与晋安帝时震太庙鸱尾,唐明皇时太庙四室坏之證,纚纚昌言,无所回互。
又言人才之在天下,视上意向。
上以表暴为能,则下有衒鬻以希用;
上以奉行为能,则下有迎合以自见;
上以发擿为能,则下有卖值以求名;
上以财计为能,则下有聚敛以邀功。
此其机括所系,在人主操纵之间。
茍取舍之际,意向少偏,轻锐者获进,浮躁者得志,将以集事,未必不败事也。
随州迫近敌境,当兵火焚荡之后,劝赏未明,咨访不及。
下车之初,许士民得白事。
皆言丙寅之战,韩通死节未录。
和议再讲,畏敌太过,边界相犯,一切归罪省民,死以非辜,冤者莫诉。
郡欠城壁,人无固志,兵少不支,无以取重。
即为韩通立庙,请额于太常,为文吊祭,厚恤其家。
随人大悦,无不思奋。
郡有梁皋等七人狱,按旧比皆死。
访其颠末,则敌有盗其马者,交矢相拒,此直彼曲,立破械纵之,具以报敌,敌亦语塞。
经理郡郛,又且并及枣阳,板筑具举,浚其濠堑,招徕亡命,得精兵千人,别立一军,号曰忠勇
防城之具,纤悉不遗;
教养之方,委曲备至。
土豪孟宗政有保护乡井功,纵所部自肆,轻视官府。
檄来款接,勉以忠义,宗政感悟,遂为良将。
信阳屯戍将官孝先以疑附人献诸敌境,安陆人陆伪命得官,乃注选阙,以部使者发其奸,皆得窜逐。
当涂地方千里,户口十万,强名江东道院,实有弛政,为之剖决讼牒,终日据案。
招补禁卒,又招补叉镋手,沟通市河,民无疫疠。
奏免城下税征,商旅无壅。
若乃拯民艰厄,尤所留意。
初待次秀州学官,出而任浙右救荒事,芒屦杖策,躬履穷陋,捐金散,用及私橐,佐使者美意,蠲一道赋入以宽百姓。
作尉于赣,又以使者檄视旱旁郡,具以实告,得所未闻。
鄂渚旱蝗四起,田无遗粒,预讲荒政,乞籴于湖南熟郡,置场损值,分旬济给。
又辟官寺僧居,作饘粥以活行路,病有药饵,不幸而死有棺衾。
属部十五郡,体而行之,皆有著效。
此其临政之大略也。
事亲以孝闻,事兄以弟闻,事寡嫂如事其兄,处甥侄如处其子弟。
少啬于财,每以仕不逮亲为憾。
异时把麾持节,遇公宴必动色,往往对盛馔泣下。
大郡故事有迓钱,则却而不受,宴设有不尽钱,则归之公帑,考其缗数,不下二万馀。
未入朝时,课其子以修身为本,取《大学》之义榜其堂曰壹是。
后得归故里,家宣城西门,有地二十亩,为楼三楹,矫首遐观,千里在目,榜曰得要。
盖徜徉七年,乃始属纩。
生于绍兴甲戌,卒于嘉定甲申,享年七十有一。
登仕版者四十有四年,而生平游宦处仅有三考,守随与鄂皆不满二岁,下砂以见忌冲替,校官幕官以烦言缺,鄂渚有实惠及物,乃或以干誉好名目之。
其尊德乐义,中怀诚实,不必与贤士大夫尽接,而脉络交贯,自无间断;
不必与非其人相恶,而枘凿方圆,自不相入。
至于盐策以最闻,而强以亏额坐替;
救荒已著效,而虚以好名得谤
人之反常害正,一至是哉!
曾大父讳奭,妣胡氏。
大父讳殊,妣王氏、周氏。
考讳丕承,竹坡周公紫芝甥也,再试礼部不偶,赠朝奉郎,妣刘氏。
娶石氏、沈氏、曹氏,皆赠安人,臧氏又受安人封。
男女五人:源,待补太学生
泳,三试礼部,入太学,奉补迪功郎湖州武康主簿
女,适进士林公荣,皆蚤世;
渊,赐甲戌进士第,今为从政郎淮东制置司干办公事
潜,丁丑唱名第一,今为奉议郎通判广德军
二子将以十一月二十三日葬于宣城县石港之原,书来谒铭。
余解后与胜之为同年进士,识面临安邸中,论世事辄契合。
后十七八年复会,则党论已起,诸言学问者皆咋舌不复道,独胜之鲠鲠如前日,无所沮挠。
又十年,余守汉阳,会更化,诏许荐士,余取选调中不茍合者三人以进,胜之居其一。
至其相与莫逆,度越于形迹之外者,不可毛举,欲辞铭得乎?
请铭之曰:
胜之为道不遇耶,玉立周行,孰辟厥路?
风寒倚重,孰识厥素?
予节两道,外无窘步。
郎宿论撰,其选益遽。
胜之为志得行耶,眇焉鬻海,不使终更。
冷官采芹,莫获问程。
幕府何为,亦至屏营。
有惠活人,胡云近名?
时乎道耶,天乎人耶?
时有否泰,道无屈信。
彼众胜天,我守其真。
人死万殊,之死一律。
惟有直道,可继可述。
胜之棱棱,视彼教忠。
壹是脩身,旁无附庸。
俭府仁言,汉廷大策。
其敌益勍,其守愈力。
清风时雨,万古一陶。
咨尔盲怪,无为怒号。
有状有碑,词正而丽。
我作圹铭,以示来世。
长女如范葬记嘉定十年八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七、《昌谷集》卷一五
曹氏如范者,昌谷居士某字简父之长女,名柔则,无封邑,以字志也。
世为南康军都昌县清化龟山人,今徙居城下年馀。
十岁即颖悟孝友,若有阴相之者。
十八岁为同县人牛斗极妻。
居士湖北庾节,摄守鄂州将漕湖南,改帅长沙,皆以之随行。
及归牛氏,则所以事舅姑和叔妹者,犹前日孝友,得舅姑欢心,抚如己女,叔妹之所倚信,不翅己兄弟。
处良人以敬,抚婢妾以恩,治饮食、奉宾客以勤。
又能躬履俭啬,力任家务,举无违礼,如老成人,中外斩斩,无不称善。
居士自剑外乞归,移守宁国,待次乡郡,实归宁城下。
二十日,忽得吐下疾,踰一日遂不起。
虽痛楚委顿时,言语犹不乱。
享年二十有七,实嘉定十年七月十四日也。
呜呼痛哉!
所生母王氏,以其解事有情义,嫡母宜人黄氏所深爱,病时不顷刻舍二母。
病革时,黄氏犹抱持之。
生两男,皆不育。
有女闻娘,方七岁。
卜以其年八月十五日归葬于义风乡彭婆桥之南原,以便祭祀。
斗极已命于朝,为初品官。
其父与兄皆为朝列,门地方显,而妇贤不寿,命也夫!
前葬十日居士记。
侄女曹氏墓志铭嘉定三年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七、《昌谷集》卷一八
江州南康间,居多大族,语亲戚之盛不绝者称曹、黄。
岂惟二姓,虽他族大者,喜谈之,不以为忤,谓其缔好久而寻盟数也。
黄虽望江,中徙豫章,由豫章占沙港,为江州湖口人
曹望谯国,徙宣城,又徙龟山,实今都昌境上。
两姓聚族事,不在本朝,或十世,或十馀世,少者亦数十家,多至百家。
两郡号称两道,而沙港、龟山相距乃十馀里。
其地近,故其俗同;
其嫁娶多,故其情益密。
又有星分而出,派别而居者,故今土塘黄氏,以沙港大支表表于都昌者,又同邑焉。
吾家自吾先君大夫至吾兄弟,以至诸子若孙行,娶于黄者已六人,土塘过其半。
吾姑又土塘妇,迄今寿且显。
故吾侄女曹氏,执箕帚土塘,其良人淮,字季海朝散大夫讳可之曾孙,隐德讳肇之孙,饶州赡军讳琯之长子。
此曹氏者,吾兄粹父彦纯止有此女,在诸弟上。
吾先君讳兴宗止识此孙,生鄂州司理官舍。
自吾母宜人已钟爱,不与诸孙等。
又以适其族人,故吾母实亲送之。
其为人明达聪敏,以简册为日用,如吾父;
善理众务,以礼法为准则,如吾母。
其母又京西李机宜讳知几女也。
其乐道人善,耻言人过,如吾兄与其外祖。
平时若不解事人,遇事有处理分别,人所不及。
逮事舅姑,和易恭敬,居丧严整,内外言限以阃,亲戚间至相指示,真儒家女,荣及吾族。
居姊姒之长,共财而不见其迹,上下百口,无不归心,又能如季海之志。
生男子三人:曰㮚,曰浩然,曰集。
训以义方,皆有场屋声,今乡老以浩然献天府,渐有著效。
嘉定己巳,念吾嫂氏年老,实来归宁。
居若干日得疾,若干日而卒,实某月某日也。
季海归其丧土塘,越明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某山之原。
以吾官长沙来赴,以日谒铭。
地远,执笔不暇,揭之墓左,亦可以传不朽。
铭曰:
曹大家作诫,常惧黜辱。
伤诸女适人,不忧子谷。
惧失容他门,取耻宗族。
恭惟吾皇妣日诵斯语,以其所已行,示训诸女。
又以及其孙,俾蹈规矩。
若金玉长孙,凛凛受命。
如敬戒所言,以顺为正。
德厚者流光,必有馀庆。
肆齐家有则,律己不瑕。
宜君子偕老,委委蛇蛇,不五十其年,命也奈何!
送赵芗湖补官成都 清 · 王文治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八
我昔弱冠之时弄柔翰,君作儿嬉双角丱。
前年访旧至武昌,君自蜀中衔恤理归航。
顷向乡园展燕好,渌酒红灯殊草草。
扶车夙接纪群欢,班荆均叹举声老。
江梅如雪摇春风,此时君仍向蜀中。
人望君如望岁,十年化俗今文翁
君才操剸利如刃,却以慈和助明敏。
千金挥去为周贫,无故加之聊一哂。
以此与君弥爱重,揽衣无那骊歌送。
再看雨洒穷边,坐见霜皮成大用。
伊昔蜀相送客之东吴,至今桥以万里呼。
君行直自江流入海处,一线仰蹑青云孤。
丁卯桥头酌樽酒,子午关前定回首。
上马从看驿路花,开帆怕折长亭
平生足迹半中原,唯有岷峨未获探灵根。
馀年筋骨犹强健,便拟骑驴入剑门
道士洑 清 · 王文治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七
少小阅图经,久闻道士洑
昔年具归舟,匆匆未寓目。
顷作武昌游,携家溯寒绿。
出门阴雨多,颇觉舲居局。
皖江与浔江,守风踰信宿。
访旧兼看山,随缘岂欲速。
朅来渐炎蒸,三朝武穴曲。
东风不与便,未免额频蹙。
薄暮忽开帆,竟夜清飙谡。
晓起推篷窗,青翠映冠服。
东注千涡盘,西塞一峰矗。
乱流或安罾,悬崖牢置屋。
此山有回风,过者虑颠覆。
舟人戒樯橹,余亦容为肃。
那知恐惧中,好景更连属。
清晖变刹那,灵台难记录。
却忆昔经过,投閒返松菊。
如何遗此境,汶汶越林麓。
异味吐弗尝,异书庋弗读。
因知思故乡,亦似耽荣禄。
但教意有营,便使心成欲。
馀年万事灰,尚有寻山福。
所遇情斯欣,吾生贵知足。
彭于蕃惠题无园种菜图次韵奉荅即以赠别丙寅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八
几人勋业将与相,扬历辛勤增老状。
几人回翔郎与卿,论思献纳易取名。
与君幸无不得意,我苦城居难得地。
君忽命棹指鄂州,湖水渺渺山脩脩。
鄂中故人久延伫,湘上寄庐多匹俦。
薄田不复恋橘洲,卖为妇孺谋养羞。
连日蔬盘随所好,留别饯行相视笑。
无园种菜初借根(余园中菜秧皆自南坡恕堂处分来。)怡园故事说燔豚(君赁居怡园,昔年酒楼以烧猪著名。)
且喜追陪有蜀士(余蜀中门人多与君相习。),又复跌宕来棠孙(徐棠孙与君同出先公门。)
老来何事为至乐,时课新诗当秋穫。
精神岂恃梨枣传,此事茫茫惟问天。
文字因缘有何限,几时同年再相见辛卯优贡同年,晨星可数。熊雨胪来诗道及,怅怅。)
相见依然能把锄,或堪画作耦耕图(「一手挥豪一把锄」,君来诗句。)
重兴岩头碑 南宋 · 舒琬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七
崇阳县西南行五十里,有山曰岩头,实为德山真子清严禅师全奯道场也。
山有二岩:一曰罗汉,峻拔幽夐,非梯崖不可入;
一曰宝陀,上圆而下平,苍壁抱合,状如庵庐。
深五十尺,其广亦如之。
前若立屋,以为堂室之限,地方正与岩口等。
合中外可容数百众。
讽诵梵呗,谷虚而应,宛然撞钟击磬。
旧曰石崖山院,号资国
本朝治平初元,改锡今名。
中间禅律更易不定,以故无显者出。
淳熙己亥,主僧法臻嗣学清严,裴徊四顾,仅见古殿如鲁灵光。
披荆而进之,狐兔虎狸据为窟宅。
慨然曰:「非大福德者,恐未能起此废」。
遂下山,访若人者以补处之。
洎到黄龙,一见典藏僧如暖,与之语,大喜曰:「吾将以岩头诿子矣」。
暖不许。
归谒县大夫留君清卿、郡将检详丘公崇,奉疏牒,且率道俗数十人挽之来,暖犹有难色。
臻曰:「空岩老屋数椽,诚不足以相辱,得不为清严一动心乎」?
暖不得已就法席,钟鱼寂莫,院虽有田,旧令尹王君溉碑其籍而初未尝耕也。
师谓其徒曰:「古人拈一茎草建大法幢,安有遗址岿然而不可以中兴乎」?
愿力感动,檀那云集,首定华严堂,且作善知识五十三颂。
宗旨既扬,法堂草净,倒用祖师之印,游戏世谛之场。
于是百役齐举,募殿阁,营香积,创经藏,新卢隐堂。
惟云堂雄杰,独殿众作。
经始于淳熙辛丑之夏,落成于绍熙庚戌之冬,馀无一不就绪。
师□得道净慈水庵师,一为维那僧。
重华帝玩意禅悦,尝召径山心潜、灵隐慧远、净慈、师一、中竺、中仁入侍。
净慈入见,有旨互相问答。
师问中竺:「见身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的」?
竺顾眄良久。
进云:「何不答话」?
竺曰:「汝问阿谁」?
师云:「中竺长老」。
竺云:「已答了也」。
师云:「金龙连玉马,大地尽阳春」。
竺云:「尔向什么处去」?
师云:「法法不隐藏,古今尝堂堂」。
竺云:「且喜领话」。
师云:「龟毛拂子衲僧冤」。
竺云:「两重公案」。
师云:「岩头跨德山门,便问是凡是圣。
山震威便喝,头便礼拜,意旨如何」?
竺云:「此话盛行」。
师云:「喝下铁围山倒走,草偃风行四百州」。
竺云:「不妨快活」。
师云:「缩却舌头」。
竺云:「灵利衲子□□」。
上喜□□□□仍赐以御用器。
淳熙乙未四月八日也。
是时,余侍先君官行在所,尝遇师西湖,叙乡曲之好,迄今□□□复见师于岩头□□为之叹惋。
先□俗传清严有云:「冬笋成竹,吾再来矣」。
师未至之,出尘塔前,忽有是瑞,故寒湲□诗刊□□,有「雪满新篁,此道重光」之句。
继有自雪峰清严画像来者,蓬发虬髯,师貌甚与类,人益信其夙契也。
师属予为□造记,因为□其道业及所以不偶然于岩头者云。
从事郎、鄂州崇阳县四明舒琬记,承直郎、充总领湖广江西路财赋所干辨公事史涓书,修职郎鄂州崇阳县主簿都梦与题盖。
绍熙二年正月,典藏□□维那如□知事慧坚、住山传(下缺)承议郎、知鄂州崇阳主管劝农营田公事、赐(下缺)朝奉郎通判鄂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刘光祖督修。
大中大夫集英殿修撰、知鄂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莆田县开国伯食邑(下缺)
按:同治《崇阳县志》卷一二,同治五年刻本。
黄小松吴宝鼎砖拓本 清 · 周震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武昌材瓦以朽腐,太初宫畔昭明居。
昭明楼阁高千丈,不作卑宫神禹想。
尔时陶尽公卿,此日遗文搜嵻崀。
黄金斑斓车耳失,小篆犹存一十一。
遥知鼛鼓偏荒村,木梯浮江非所恤。
苍苔碧藓吹东风,烧砖比玉坚相同。
紫盖黄旗俱寂寞,荒凉铜雀大河东。
铜雀之研几春秋,此砖幸未经雕锼。
江南春归花草稠,共醉田间聊以支吾头。
大椿图为郭明龙太史 明 · 王弘诲
沧桑衍麻姑,蓬莱深浅犹难图。
蟠桃王母,穹昊微茫岂易睹。
大椿尝闻纪漆园,春秋万有六千年。
一从此树名上古,至今画谱纷流传。
风流太史郭林宗,入门下马气如虹
手携此图邀赋咏,顾言献寿□阿翁。
阿翁种德如种树,百年便作万年计。
□□□□雪霜姿,轮菌夙称庙廊器。
昔时朱轓骖□□,□□曾洒随车雨
茇树今留蔽芾阴,栽□□□□阳里。
迩来解组还山中,武昌云树交蒙茸。
舒散形骇长自适,魏瓠齐栎将无同
独含太液灌灵根,芝英兰蕊交暄妍。
迈种发祥徵太史,秀色高标振木天
问翁行年踰稀古,渥丹为颜雪垂耳。
辟谷多应授赤松,出关傥许随仙李。
伫看丹诏下蒿莱,扶桑晓日相昭回。
柳径总称鸾凤树,桃源都拟栋梁材。
我披大椿图,试赋大椿篇。
繄翁人中树兮何嶙峋,吾不知其深培厚植几秋春。
祇今凝承雨露,披拂云烟,行当芘广野而凌苍旻。
觉海菩提成善果牛山大木长心田,彼椿之大何加焉。
君不见南山桥,北山梓,俯仰垂休自今古。
又不见燕山,惬山,流芳奕代何悠哉。
世间不朽终何物,惟有荣名万载难湮没。
试看古来树德人,岂与寻常卉木论岁月。
君家大椿之树亦如此,蒙庄所称似未喻其旨。
乔木何如有世臣,太史勖之而已矣。
朝散大夫致仕公墓志铭元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二、《净德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安市
某先妣乐寿县君陈夫人,本眉州眉山之巨姓。
其再从侄,仕至都官郎中,以行义闻于乡,事业见于时者,乃公也。
讳习字传正
曾祖讳德念,祖讳赞,值时季乱,爵禄不及。
考讳位,有器识,读书知世务,以气节自任。
重义好施,急人患难如不及,乡闾推为豪杰,累赠工部侍郎
妣杨氏早卒,赠华阳县太君
公少鞠于外氏,能抗志从学,为辞章,举进士,声名赫然。
庆历二年甲科,调武昌军节度推官,掌永兴军书记,改著作佐郎勾当开封府检校库,转秘书丞
工部公忧,服除,授太常博士通判庆州永康军
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为屯田郎中,监齐州孙耿镇盐酒税。
处州,不赴,改渝州,迁都官郎中
岁满还朝,年六十有五,遂告老。
元丰初,官制行,易朝散大夫
公刚简静重,气守完固,博学通古今,治己应务,正而不茍,虽贵权豪势不能少屈。
故相刘公沆守鄂州,政任彊果,凡所可否,宾佐不复议。
有未安者,公与之辨,则从,尝谓之曰:「异时立朝,宜不迁此志」。
北都留守冯公,亦尝移书称公在武昌时「论议操守,古有道君子也」。
翰林侍读杨公察长安幕中皆名辈,蕃总之务,悉以委公,深加礼敬,期以远到。
神宗初即位,诏百官转对,公以十事闻,其大者,谓:「裴度有大勋德,为李逢吉、元稹辈毁沮,得韦处厚论奏,时君警悟。
宰相韩琦嘉祐中乞立先帝为皇嗣,定策两朝,功施社稷,不可置散地。
愿陛下一阅《裴度传》,乃见情伪是非」。
又谓:「自陶谷失对,参知政事遂下宰相一等,不敢当笔可否事,非朝廷任用辅弼意。
愿陛下谕赵抃、唐介,政有未便,宜指陈得失」。
又谓:「自古人君昵信宦官,盗弄威柄,多致败乱,始东汉距唐,简策历历可鉴,愿陛下深以为戒」。
又谓:「自昔乘丧乱据有坤维,僭名号者,自公孙述孟知祥,皆非西南人。
今承平百馀年,海宇混一」。
虑囚,得免王吉之死。
王吉者,扶沟民。
妻之侄贫无依,为所养,夜闻吉语其妻以发冢事,乃以告邻父,捕系具狱,罪当死。
公叹曰:「同财共居,于律听容隐。
妻之侄素养于,而冒法讦告,乃同凡人,岂近情哉」!
遂以疑请,故贷焉。
至于比岁以来,西南士大夫得守邻郡,小官亦不困远适,法禁稍略,乃公之助。
襄阳山水最佳处,公因卜居为老焉之地,既得谢,愈放意自适,游山中诸佛刹,往往弥月不返。
元丰元年二月十二日疾终于家,享年七十有六。
娶杨氏,封仁寿县君,先公二十六年卒。
二子:长曰续,太平录事参军
次曰绶,鼎州司法,皆祗慎自立。
一女,嫁渝州巴县子昂
孙男四人:曰沛,曰渔,曰潜,曰渊,方从学求举。
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葬公于襄州襄阳县望楚山之东原。
有集三十卷,其文如其为人。
尤好为诗,有古作者体。
某童丱时,数闻先妣称道公苦志力学,虽甚寒暑,或达旦不寐,每以相训饬,心窃慕之。
既长而仕,则又仰公器业之宏远。
惜乎,不能尽发其胸中也!
敢序实而铭曰:
行义之域,君子务适,公造之安,履而不息。
势利之途,小人争趋,公望之畏,却而不驱。
位则不克,志则不遂,寿则不啬,名则不坠。
山有岘首,水有汉川,虽百千年,犹知公贤。